绍兴府战役的胜利让杭州府举城尽欢。
虽说对镇国公吴争的善战早有预期,可当胜利真的来临时,这种“我就说嘛”的自豪,足以引起民众的疯狂。
不知道从何时起,杭州明人开始渐渐习惯于胜利了。
杭州府的文人学子自发地在西湖及其周边召开一个个诗会,为吴争歌功颂德。
特别是道墟粮仓上百船的粮食运至杭州府,让市面因战争突发高涨的米价闻声而落,百姓们无不开颜。
原本滞留在吴淞口躲避战乱的外国商船,开始陆续进港泊岸。
而正因如此,两艘大船的靠岸,让正发愁兵力不足的吴争心花怒放。
战役之初,从杭州府出兵绍兴的,有一万五千人,厉如海、鲁之域、周大虎三部。
可随吴争返回杭州的军队,除了骑兵,仅不足八千人。
以周大虎闻的伤亡最为惨重。
这样的兵力,在没有进行修整的情况下,再带往常州进攻镇江,恐怕是不妥的,这也是吴争只想率骑兵北上的原因,当然,行军速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而刚刚征召的三万新兵,不经训练还派不上用场。
可现在不一样了,卫匡国回来了。
吴争闻讯,亲自至码头迎接。
随卫匡国而来的,是原先说好的二百工匠、两船火枪、一百二十门火炮,就这些耗尽了当初莫执念在粮食价格战中的所有斩获——一百多万两银子。
可让吴争意外的是,很显然,下船的人数远远不止二百人,粗略一看,至少有六七百人。
私下卫匡国解释,这是罗马教廷的安排。
教廷认为,在远东培植一个易于接受天主的势力,符合他们的利益。
“当然,您所提供优渥的酬劳,也是他们踊跃而来的原因。”卫匡国指着那些正在下船的人群苦笑道,“阁下或许不知,二十镑,甚至可以让他们背叛天主。”
吴争哈哈大笑道:“卫先生会得到比他们多得多的酬劳,本公保证,多到你想不到。”
卫匡国连连摇头道:“不,不,这不是我想要的,我要的,是朝廷支持我在江南传教。”
“当然可以,不仅是江南,不久你还可以去江北传教。”
卫匡国惊讶地问道:“难道阁下打算向北进攻清廷了?”
吴争指着那群工匠道:“有了这么多工匠,我就能让清廷知道,他们原本领先于大明的火炮技术,现在已经落伍了,不管是火炮的铸造上,还是在使用火炮的战术上,当然,他们更不会知道火枪兵对于未来战争的意义。”
不想卫匡国连连摇头道:“不,不。阁下可能是误会了,这些人中只有三百人是工匠。”
吴争一愕,“那还有的是什么人?”
卫匡国解释道:“还有五百人是教廷为阁下招募的退役士兵,他们精通火枪射击,可以为阁下训练士兵。”
吴争闻言大喜,“很好……很好!”
说完热烈地拥抱卫匡国,卫匡国急道:“不过阁下可能不知道,这些退役士兵的酬劳,需要一年三十磅。”
广告位置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