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能!”声音震天,久久不散。
钱肃典咬牙嘶声道“明日一早,全军撤退,违令者,军法处置!”
说完,转身入门。
钱肃典要回去,他必须回去。
不是他心狠,也不是他不考虑将士们的诉求、听不懂将士们的心声。
事实上,他比将士们更不想撤退。
钱肃典入院,走进了右厢房。
将右厢房门掩上之后,他无声地哭了。
自己必须回去。
侄儿钱翘恭特意派人送信,告诉他京城剧变,朝廷将拥立前太子,登基为帝。
钱肃典就明白,这次的撤退,是朝廷与清廷之间的一种交换,利益交换。
打到现在,明人与清人之间还有媾和的可能吗?
怕是江南每个明人都心里明白这点,你死我活。
可钱肃典不明白,为何要这样?
为何必须是现在?
长平公主,也是先帝骨肉,她监国,庆泰朝一样收复了应天府,可以说,长平公主尽职了。
是,国不可一日无君,可就非得急在这时吗?
等局势稳定下来,不能徐徐图之吗?
将二万多人命换来的战果,拱手相让?
钱肃典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愤慨,他必须要去阻止!
可他清楚,这是要与朝廷斗,与这个天下斗,最让他揪心的,是要与他的亲兄长斗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……。”钱肃典轻声诵读着,他的心中升起一种悲壮的使命感。
钱家叔侄追随吴争麾下的日子里,受吴争的影响颇大。
虽说吴争的理念,不准确的说,还称上理念。
吴争很多时候说的话,都是随兴致冲口而出,没有主次、不成体系,甚至颠三倒四。
但这已经够了,对于象钱肃典、钱翘恭、夏完淳等这样的青年俊才而言,吴争的话就等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。
面对时局唯艰,年老者推崇修缮,年轻者期待改变。
改变,就是一种革命的萌芽。
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,哪怕为之付出一切,包括生命。
这些年青人,他们有足够的学识,血气方刚,可以接受新鲜事物,能自己独立思考,他们能在一起辩论吴争所说理念的对错,还能不断地去修补、改良,渐渐成熟、自成体系。
夏完淳甚至还提出,组建一个如同“几社”般的联盟,以吸纳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来,然后壮大。
而这渐渐成熟、自成体系的理念,那就是此时朝中、坊间最普通的四个字,反清复明。
只是受吴争影响,他们在这四个字之后,加了八个字的注释——驱逐鞑虏,复兴汉明!
钱肃典等人都认同吴争的观点,大明不该是一家一姓的大明,而该是天下汉人的大明,是为,汉明!
广告位置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