抢时间。
先出手得利,后出手遭殃。
这道理,张同敞自然最清楚不过了,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,譬如对朱存釜。
可对付吴争不一样,张同敞深知右营不太可靠,他执掌右营时日不久,难以短时间掌控这支成份复杂的军队。
张同敞最为依仗的还是手中的锦衣卫。
但这并非是说,所有锦衣卫都归他调动。
由夜枭改编锦衣卫,一度引发了朝臣的激烈反对。
这支“臭名在外”的密谍劲旅,一度被前朝撤编、废止,这才有了之后的东、西厂。
所以,朱媺娖为了平息、安抚朝臣们,给锦衣卫立了个规矩,那就是出宫限制。
八千锦衣卫分为左右营,驻扎于乾清宫以北,原羽林左右二卫原址,北安门两侧,并严令无旨不得出宫门。
寻常纠察、密谍诸事,设一专门偏师,也就是说,廖仲平真正能调动的锦衣卫,也就这支偏师,大概一千人左右。
不过,京城之中,顶着锦衣卫的名头,有千人之众,自然是无坚不摧、无往而不胜。
反过来,这一样造成了张同敞的误判。
事实上,到此时为止,张同敞没有真正上过战场,令出法随,造成了张同敞过于高估了锦衣卫的实力。
也是,从京城良家子中遴选出的锦衣卫,哪个不是气宇轩昂、精神抖擞?加上锦衣华服,让人一见,不自觉地就自惭形秽起来。
张同敞坚信,只要攻其不备,以雷霆之势包围吴王府,那吴争就是瓮中之鳖,难以在短时间组织起抵抗和反击。
只要拿住吴争,接下去的事就好办了,甚至不用吴争同意,他张同敞就可以向杭州府狮子大开口,予取予求了。
投鼠忌器之下,就连京中一些察言观色、附火趋势之人,恐怕也会慢慢转向,到时,明室中兴,可期!
一千锦衣卫、三千被张同敞延揽为心腹的右营京卫,得到朱媺娖点头的张同敞在这夜迅速集结起四千人马,动手了!
……。
这场被称为义兴朝第三次内乱的内乱,其实经过和结局有些好笑。
说它是一场令人捧腹的闹剧,也不冤枉。
事实上,对于吴王府中,那几个从血战中滚将过来的战将们,着实没有将这些许连战场都没见识过的锦衣卫,放在眼中。
吴王府,从光复应天府,朝廷北迁时,就很低调,当然,这是吴争很少待在应天府的缘故。
但低调,并不等于没有该有的规制。
按律,亲王府可配带甲府卫八百六十余人。
加上吴争带来百人,几乎就是一支千人军队了。
百人与万人无异这说法,是吴争就京城中右营,绝非针对锦衣卫而言。
广告位置下